上一页|1|
/1页

主题:不让住房梦成民生之困、之难、之囧

发表于2014-07-14

来源:楚天都市报

   日前,襄阳《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正式出炉,涉及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13项改善民生计划,是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急迫的突出问题,更是党委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行动计划既优先保障重点群体,又注重增强普惠性;既关注群众的现实利益,又兼顾群众的长远利益,可以说是把好事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即日起,本报逐一探访《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所涉及到的13项具体内容,并倾听市民的声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感受幸福美好生活。
    2014年至2016年,襄阳计划开建各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155787套,力争对城镇低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新就业无房职工以及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实施保障性住房“全覆盖”。这将给城市“夹心层”带来怎样的居住梦想?

    现状
    数万棚户家庭实现安居新梦想
    7月4日,湖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23户低保、低收入家庭通过抽签选房,获得保障房资格。5天后,经过公示,选房户都拿到了新房钥匙。
    在当天的抽签现场,刘奶奶紧握“新家”号码,显得激动。她告诉记者,一家人现在住的房子还是上世纪60年代末建的砖木平房,没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
    像刘奶奶这样,近两年,数万棚户区家庭从棚户区到单元楼,实现了安居新梦想。
    目前,襄阳已建立起覆盖全市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33587套,累计为42982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了租赁住房补贴,30万户住房困难群众享受到了住房保障政策带来的实惠。
    今年,襄阳计划新开工建设公共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56243套,至6月底,已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27741套,开工率49.3%。

    期待
    希望有更多公租房栖身
    随着取消户籍限制的政策落地,更多外来青年到襄阳就业创业,他们将会成为建设襄阳的“新襄人”。
    山西小伙儿田维阳毕业于襄阳文理学院,3年前,成为市保安服务总公司的一名职工。因为买不起房,一直和同事居住在职工宿舍里。
    去年11月,得知公租房的消息后,田维阳第一时间报了名。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他期待着把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这也是不少“新襄人”的心声。
    今年1月18日,邓城·芳草园公租房项目在襄阳剧院公开摇号,576户家庭喜获新房。经最终复核,仍有1708户家庭符合申报资格,是待分配房源的近三倍。
    东津市民刘青也认为,按照目前在建的襄城“岘山·浩然居”及高新区“祥龙·泰然居”等多个公租房项目,即便像他这样符合申请条件的也希望尽早能分配到公租房,不愿每天耗在回家的路上。

    承诺
    创新模式实现全覆盖
    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赵新建表示,保障性住房项目正在创新建设模式,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与人才工作、征收安置房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将公租房、征收安置房与棚户区改造等安居工程实行统一规划布局,集中打造保障性住房功能区。
    东津新区新市民公寓建设,两个保障性住房功能区,开创了具有襄阳特色的住房“大保障”时代。
    赵新建说:“棚户区改造是首要的民生工程,利用已成形的住房保障网,让改造区群众的住宅条件跟上时代步伐。”
    今后3年,市房管局将建立保障房建设审批绿色通道、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和管理。通过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公租房,发放租赁补贴等途径和方式,对城镇低收入群众、中低收入群体、新就业无房职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实施保障性住房“全覆盖”。

    目标
    15万套保障房6年内入住
    作为《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之首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如何不再让住房梦成为民生之困、之难、之囧?
    根据规划,未来三年,襄阳将新增发放租赁补贴8170户,新开工建设公租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155787套、竣工102410套、分配入住59790套,房源在2018年底全部建成,2019年底全部分配入住。
    具体实施为,2014年,开建棚户区改造住房和公租房52545套、竣工17515套、分配入住14032套;2015年,开建棚户区改造住房和公租房46220套、竣工32924套、分配入住19800套;2016年,开建棚户区改造住房和公租房57148套、竣工51971套、分配入住26109套。

上一页|1|
/1页